中國經濟會不會衰退近年,這個問題始終盤亘在人們心頭。國際上也不時出現“唱空”中國的論調,“冬天”的陰影讓國人總有些惶恐在心頭。這時中國需要一個自信的聲音,向世界傳遞出堅強的信號。5日,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是如此,“經濟運行穩中向好”設計裝潢,“過去一年,困難比預料的多,結果比預想的好。”
  無論是對比歐美髮達經濟體,還是參照代表新興經濟體的其他金磚四國,中國7.7%的經濟增速都可以雄視全球。有意思的在於,這樣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卻還是讓一些人不滿足,他們習慣了中國兩位數的增長,只要低於這個標準,焦慮就有油然而生。我們理解外界對中國經濟的美好期待,但是中國經歷超高速增長期也需要進入一個關鍵字廣告溫和增長期。
  對於這樣的焦慮與期待,李克強在去年7月9日曾創造性地提出一個“合理區間”概念回應。當時,他在廣西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,第一次明確闡釋這個區間就是經濟增長新成屋率、就業水平等不滑出“下限”,物價漲幅等不超出“上限”。此後的半年,在經歷“錢荒”、外貿下滑、經濟波動等考驗之後,“合理區間論”已經成為中國之“錨”——穩定的不僅僅是經濟,還有人心。
  在今年的債務整合政府工作報告中,李克強再次明確“要保持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”。具體而言,守住下限就是經濟增長不能掉到7.5%以下,而守住上限就是通脹不能超過3.5%以上。
  經歷2013年的經濟風雲變幻,人們看到了李克強施政的最鮮明特色就是“市場派”:不輕易動用“政府這隻手”干預市場,不採取短期刺激措施,不擴大赤字,不超發貨幣,而是增加有效供給,釋放負債整合潛在需求,沉著應對市場短期波動。
  這樣的施政方式就最大程度夯實了經濟發展基礎,過去一年7.7%的增長就是最實打實的增長。在恪守市場與政府邊界的條件下,經濟能夠穩中向好,不僅是來之不易,更是難能可貴。畢竟短期的刺激會讓經濟數據漂亮一些,尤其是讓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“顏面增光”,但歷史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,不恰當的刺激就像飲海水止渴,喝得越多口渴越厲害。
  在外界看來,李克強的施政思路日漸清晰,不再急功近利地追求短期的經濟效果,而是確立了政府管理和服務經濟的底線、尊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。其實,讓市場吃了“定心丸”的不在於哪一個具體的經濟措施,而在於李克強“市場派”風格的形成與鞏固。他在部署今年工作時,也再次明確“保持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。完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,守住穩增長、保就業的下限和防通脹的上限,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。”
  只要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,就能集中精力抓住轉方式調結構,保持宏觀政策基本取向不動搖,如此,市場信心就得以增強、社會預期也得以穩定。這是過去一年的經驗,也會是未來一年的探索。在這樣的施政風格之下,外界需要時間和耐心來看待正在形成的中國經濟增長新格局。
  無論如何辯解,外界“唱衰”的雜音可能始終如影隨形。對政府而言,我們的經濟決策需要科學、理性,關鍵時候需要頂住壓力、保持定力,通過創新的施政手段,通過全面的深化改革來穩定增長;對公眾而言,我們的心態也需要從容淡定,中國並不是只有10%以上的增長才算是“增長”,不要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維陷阱,經濟增速處於合理區間,其實更有利於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,細水才能長流。
  未來中國經濟既不會超高速的增長,也不會懸崖式的衰退,它進入一個合理的增長區間,或許我們會告別奇跡式的經濟增長,但我們也會迎來最扎實的經濟發展。政府的“市場派”施政方式正在調整,外界和公眾的心態和觀念也需要調整,讓它們都處於一個合理的“區間”〃田享華)  (原標題:經濟心態也需要“合理區間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d21hdoy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